巴勒斯坦基督徒籲「悔改」遭冷待
美福音派重譴責哈馬斯及籌款援以

分別支持巴以雙方的集會人士(Ted EytanCC BY-SA 2.0

一批巴勒斯坦基督徒早前發出公開信,呼籲「西方教會領袖和神學家」「悔改」,遭美國福音派冷待,有聲音反指對方及阿拉伯弟兄姊妹未有批評哈馬斯。另一方面,多個基督教錫安主義機構發動募捐行動,籌得巨款支持以色列國。

該聲明題為《呼籲悔改:巴勒斯坦基督徒致西方教會領袖及神學家的公開信》(A Call for Repentance: An Open Letter from Palestinian Christians to Western Church Leaders and Theologians),用以賽亞書一17節啟始(學習行善,尋求公平,幫助受欺壓的,替孤兒伸冤,為寡婦辯護),表示「對我們土地上新一輪的暴力循環感到悲痛和惋惜」,又提及加沙正教會被炸一事,並指「我們對這片土地上正在發生之戰爭的震驚和恐懼無法言喻。我們對所有人的死亡和痛苦深表哀悼,因為我們堅信,所有人都是按照上帝形像所造。上帝之名被用來宣揚暴力和宗教民族意識形態,令我們深感不安」。

聲明又指,「驚恐地看到許多西方基督徒堅定不移地支持以色列國對巴勒斯坦人發動戰爭」,但同時承認「有無數聲音已經並將繼續為我們土地上的真相和公義發聲」,而公開信是為了「挑戰那些對以色列國不加批判並予以支持的西方神學家和教會領袖,呼籲他們悔改和更新」,又指「某些基督教領袖的行為和雙重標準嚴重傷害了他們作為基督徒的見證,並嚴重扭曲了他們對此地局勢的道德判斷」。

該聲明的聯署組織及機構包括「巴勒斯坦契機」(Kairos Palestine)、「基督在檢查站」(Christ at the Checkpoint)、伯利恆聖經學院(Bethlehem Bible College)、「活泉之道普世解放神學中心」(Sabeel Ecumenical Center for Liberation Theology)、東耶路撒冷基督教青年會(East Jerusalem YMCA)、巴勒斯坦女青年會(YWCA of Palestine )等主要為當地基督新教代表的組織及機構。有關人士亦將在當地時間週六下午七時(香港時間主日凌晨一時)就有關聲明舉行視像會議,出席者包括伯利恆聖經學院院長撒頌基牧師(Jack Sara)及暢銷基督教書籍作家克萊伯恩(Shane Claiborne)。

另一方面,親以的彌賽亞猶太教徒布朗(Michael Brown)批評上述聯署,指責巴勒斯坦基督徒沒有譴責或提及哈馬斯或恐怖主義,並使用「常見的左派陳腔濫調」,將殖民主義跟猶太人「重返故土」扯上關係,又指對方將加沙聖公會醫院被炸歸究以軍是「誹謗」。

聖公會醫院被炸後,有記者在以軍記者會上,指出他們過去——包括去年巴裔美國記者希琳阿克勒(Shereen Abu Aqleh)被殺一事——提供的資訊不可靠,令人質疑其可信性,但其後美國、法國、加拿大先後表示應是巴人火箭誤射造成。另一方面,以軍承認正教會教堂被炸是己方所為,但並非故意。

此外,中東教會協會(Middle East Council of Churches)、埃及新教教會聯會(Protestant Churches of Egypt)、約旦福音理事會(Jordan Evangelical Council)等亦有發表聲明,三者同樣側重關注巴勒斯坦人的情況。

與此同時,美國南方浸信會倫理與宗教自由委員會(Ethics and Religious Liberty Commission)、美國全國福音派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vangelicals)和世界福音派聯盟(World Evangelical Alliance)發出的聲明則直接點名譴責哈馬斯。

其中美南浸聲明中「支持以色列」的態度最為明確,該聲明指猶太人「長期承受企圖種族滅絕消滅他們並摧毀(他們)國家(的威脅)」,視以色列國為該地區「罕有的民主典範」,並援引創世記十二章,以及羅馬書十三章支持以色列政府用「配劍」對抗傷害無辜者生命的邪惡行為。然而,美南浸聲明同時承認對「以色列」與教會的關係存有不同的神學立場,以及「生活在中東的所有人之尊嚴和人格」,並向「為福音努力的猶太和巴勒斯坦信徒的艱難事工」代禱。

美國全國福音派協會的聲明則在認同以色列國有權自衛時,亦同時期望對方著重「守護以色列人」而非「復仇」。而世界福音派聯盟則對那些為哈馬斯殺戮行為感到高興的表現感到「困惑」。兩個組織同時呼籲實現「公正和平」(just peace),此措辭不見於美南浸的聲明。

與此同時,美南浸倫理與宗教自由委員會及美國全國福音派協會的主席在接受《今日基督教》訪問時,似乎都對以軍回應力度有某程度的保留。而世界福音派聯盟秘書長施爾瑪赫(Thomas Schirrmacher)則將絕大部份責任加在巴勒斯坦人身上,然而他強調有關意見是以個人身份發表,不代表聯盟立場。

在各種聲音之中,「以巴復和事工」(Musalaha)及普世教會協會在聲明中同時點名哈馬斯及以方。而天主教教宗方濟各除呼籲雙方停火,亦敦促哈馬斯釋放人質

近東亞美尼亞福音派教會聯盟(Union of Armenian Evangelical Churches in the Near East)署理主席海多斯提安(Paul Haidostian)認為,阿拉伯基督徒發聲明出於兩個考量。第一是基於與西方社會伙伴的信任關係,對抗主流媒體常有,對以色列國「不平衡和無條件的好感」,其次是向當地人表明他們不是旁觀者。

他同時認為,阿拉伯基督徒可能會面對來自穆斯林或猶太人的壓力,並對基督群體日漸式微的狀況感到無望。透過聲明,阿拉伯基督徒與和巴勒斯坦人一樣,表明自己不是土地上的異邦客,「阿拉伯基督徒往往也是受害者,指責他們偏袒是過於簡化」。海多斯提安表示,儘管他對當前衝突有強烈看法,仍促請基督徒不要將該地區視為單一整體,信徒應該小心謹慎,不要將聖經中的以色列與現代國家混為一談,也不要讓政府和媒體言論左右他們的信仰承諾。

另一方面,基督教錫安主義機構耶路撒冷國際基督教大使館(International Christian Embassy Jerusalem)表示,自10月7日哈馬斯突襲後收到了數百萬美元的捐款,是機構史上任何兩週之最。自稱美國最大的「撐以」組織基督徒支持以色列聯盟(Christians United for Israel)亦表示幾天內就向當地捐出一百萬美金。而基督教作家羅森伯格(Joel Rosenberg)創立的約書亞基金(Joshua Fund)亦籌得七十萬美元。

基錫主義者一向是現代以色列國最忠心的支持者之一,每年捐款最少數以百萬計美元,在美國政治上亦有一定影響力。

此外新派的親以組織「菲洛斯計劃」(Philos Project,philos是希臘文,約為「朋友」之意)及「以色列試煉之路」(Passages Israel)亦有為當地的基布茲籌款,而國際基督徒及猶太人團契(International Fellowship of Christians and Jews)則緊急向當地以色列人分發防彈衣。

另一方面,英國基督教援助會(Christian Aid)、「拉姆安拉基督教事工」(RCO Ministries)、宣明會(World Vision,台譯世界展望會)則主力支援當地的巴勒斯坦人。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