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利恆重生—巴勒斯坦—主誕堂奇蹟」展覽

從高空俯瞰主誕堂(「伯利恆重生」視頻截圖)

普世教會協會在瑞士日內瓦舉辦「伯利恆重生—巴勒斯坦—主誕堂奇蹟」(Bethlehem Reborn–Palestine–The Wonders of the Nativity)多媒體展覽,重點展示主誕堂(Church of the Nativity,或譯聖誕教堂)修復後的藝術美感、歷史意義和屬靈信息。

開幕儀式於 12 日在普世中心(Ecumenical Center)舉行,由耶路撒冷希臘正教會牧首狄奧菲洛三世(Theophilos III)、巴勒斯坦教會事務高級總統委員會(Higher Presidential Committee for Church Affairs in Palestine)主席庫里博士(Ramzi Khoury)、巴勒斯坦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觀察員(Permanent Observer of the State of Palestine to the UNOG)克萊希大使(Ibrahim Khraishi)、普世教協總幹士佩雷博士(Jerry Pillay)致辭,普世教協代表卡拉(Carla Khijoyan)及伯利恆發展基金會(Bethlehem Development Foundation)代表荷路得(Khouloud Daibes)主持。

狄奧菲洛三世在致辭時表示,主誕堂不僅是一座充滿歷史的建築,伯利恆也不是一座普通城市,它們在歷史、神學、普世性三方面都有重要意義。佩雷在發言時則指,「耶穌誕生帶給我們的愛、憐憫與和平的信息超越國界和宗教,提醒我們要堅守對聖地所有人的公義與和平之承諾。主誕堂見證著千百年來的平安祈願,它本身就是信仰力量的持久見證」。

建造在耶穌誕生地伯利恆(麵包之家或糧倉之意,天主教譯白冷)之上的主誕堂約於主後333年建成,由君士坦丁大帝母親海倫娜(Helena)的安排下興建,當時已年屆八十的海倫娜帶著諭旨到聖地尋訪福音足跡並在多個聖址上建立教堂。其後,主誕堂在六世紀查士丁尼大帝下大幅擴建,成為今日教堂的基模。教堂的祭壇建在相傳是耶穌出生處的主誕洞(grotto)之上。據視頻介紹,今時今日穆斯林婦女仍會在洞內的石頭上搓麵糰,而製成的麵包會給合城的婦女分娩時享用,減輕痛楚。

主誕堂在十字軍控制期間曾經歷廣泛維修及擴建,然而其後多年一直缺乏維護,日漸毀壞。巴勒斯坦政府於2010年與共管該堂的三個教派——希獵正教會、羅馬天主教會及亞美尼亞使徒教會——達成協議,進行幾百年來首個大型復修工程。

2013年,巴勒斯坦政府委託了一間意大利公司進行修葺,期間發現多件失傳文物。其中修復人員在大殿牆上發現六位天使外的第七位天使,該天使像疑因面部受損被石灰蓋住,估計是因奧圖曼士兵在殿內練槍時射毀,經修復後終重見天日。修復工程於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期間完成。

曾於2012年將主誕堂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亦已在2019年將其從名單上除名。

重見天日的第七位天使(「伯利恆重生」視頻截圖)

狄奧菲洛三世表示,「當社會中的激進主義和仇恨愈來愈強愈多,我們堅持努力維護聖地上基督教的生機和活力;當世界越來越深陷在混亂和絕望之中,伯利恆和大教堂的普世屬靈使命從未如此迫切」,並指主誕堂是「盼望、真光與生命仍存的見證」。

一般相信,主誕堂是當地歷史最悠久的教堂,比耶路撒冷聖墓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re,天主教譯聖墓復活大殿)更早建成。

巴勒斯坦大使克萊希表示,「我們聚首在代表基督教合一的普世教會協會,紀念慶祝這些成果,並重申我們致力保護基督教在其發源地巴勒斯坦繼續存留的承諾」。

「伯利恆重生」展覽自2019年在梵蒂岡開始,期間到訪過多個歐洲城市,而在日內瓦的展期由9月13日開始,至10月5日結束,其後將於11月移師美國華盛頓聖經博物館(Museum of Bible)展出。展覽由巴勒斯坦政府、巴勒斯坦教會事務高級總統委員會、主誕堂復修總統委員會(Presidential Committee for the Restoration of the Church of the Nativity)、巴勒斯坦駐羅馬教廷大使館、伯利恆發展基金會、意大利皮亞琴蒂建築修復工程公司(Piacenti S.p.a)及帕維亞大學(University of Pavia)聯合籌備舉行。


參考資料: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