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軍掃射尋食巴人過百死
加沙死超三萬七成為婦孺

《半島電視台》視頻截圖

以哈戰事爆發臨近第150日,加沙人道危機持續,死亡人數已超三萬,死者中兒童及婦女分別有一萬三千及九千人,佔約七成,另七萬多人受傷。加沙地帶內卅多間醫院目前只有十二間有限度運作,有美國醫生表示,在加沙「不見戰爭,只見毀滅」。

以哈馬斯為首的巴人武裝組織繼續在加沙境內跟以軍交戰,以國防長加蘭特(Yoav Gallant)近日表示,「軍隊正準備在拉法和難民營採取行動」。

另一方面,有報導指不少以軍成員表示,在戰場上積累的戰術勝利(tactical wins)未必能換來持久的戰略勝利(strategic victory)。在將近五個月激戰後,以方離內塔尼亞胡宣稱要消滅哈馬斯的目標仍相去甚遠。該報導亦指哈馬斯加沙領袖辛瓦爾的目標是令哈馬斯在戰後能從加沙廢墟走出來,宣告自己成功捱過以方攻擊,繼而領導巴勒斯坦人民。

加沙飢民遭以軍掃射 多國讉責「麵粉屠殺」

2月29日週四凌晨4時半,有車隊在前往物資極為匱乏的加沙北部,飢民湧前尋求食糧期間,遭以軍開火掃射,至少一百一十八人死亡,數以百計受傷,有外媒以「麵粉屠殺」(flour massacre)報導有關事件。以軍最初指事件是「人踩人」及貨車司機造成,其後改口指因有加沙人以「危害」以軍的方式接近他們後才開火。法國、西班牙、葡萄牙、卡塔爾、沙特阿拉伯、約旦和埃及等多國譴責以軍行為,而美國就一如既往表示「大多無辜巴人被殺」,並同時在安理會否決在聲明中譴責以色列國。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的辦公室發聲明要求徹查有關事件,並指以方有責任遵守國際法,保護向平民分發人道物資的工作,又指「以軍施加的限制及暴力極端分子對人道援助供應的阻撓是此一事件的罪魁禍首」。

法國外長塞茹爾內(Stephane Sejourne)亦指,以方應對導致事件發生的環境負責,「加沙的人道狀況已經災難性地持續了好幾星期,甚至好幾個月,這樣的情況無法辯解,亦不合理,以色列人對此應負上責任」。他又指向以方發出,增加進入加沙援助物資的要求並未得到回應,「阻礙援助的責任明顯在以方」。

哈馬斯10月7日發動恐襲後,以國以集體懲罰的方式對付加沙人,禁糧禁水禁電,毫無準則地限制人道物資進入,令此前每天平均五百車物資大跌至一百輛。有香港醫生表示,親眼目睹屬於紅十字會的物資在自己完成五個星期的救援任務後仍然在邊關滯留。此外,在國際法院就南非指控以國種族滅絕一案頒布臨時緊急措施裁決後,貨車數量再下降四成。

援助物資供應走勢(《半島電視台》製圖)

其後,美軍聯同約旦空軍於週六在加沙沿岸空投了約三萬八千份膳食。多哈研究生研究所(Doha Institute for Graduate Studies)分析師埃爾馬斯里(Mohamad Elmasry)向《半島電視台》表示,美國的空投行動杯水車薪,僅為「公關手段」而且「效果極差」,並指拜登政府同時「一直向以方提供武器,甚至兩次繞過國會進行」。

他又表示,雖然拜登政府可以「打個電話就結束」戰事,卻出於政治考慮選擇不這樣做。埃爾馬斯里表示,「支持以國符合他們的戰略利益,他們害怕以色列遊說團體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American Israel Public Affairs Committee,簡稱AIPAC)」,擔心對方打擊自己年尾美國大選的選情,「不幸的是,巴勒斯坦人的性命不在(他們的)優先考慮之列」。

駐美以巴問題分析員夏皮羅(Adam Shapiro)亦指,在拜登專注連任之時,事件不會改變美國對以政策,「拜登政府很大程度上正按照美國大選的時間表行事,在11月投票前不太可能就加沙問題採取決定性行動」。

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駐約旦河西岸前主任哈登(Dave Harden)也認為,美國的空投行動具「象徵性」但沒有甚麼效果,「旨在安撫政府內部的人」。他又表示,「美國很軟弱,令我很失望。美國有能力迫使以方開放更多援助(進入),當我們不如此行,只會將我們的利益和人員置於危險之中,並使加沙更加混亂的機率提高」。

前美國駐阿爾及利亞和敘利亞大使,現中東研究所(Middle East Institute)研究員福特(Robert Ford)更指,除1967年以軍空襲自由號(Liberty)造成卅四名美國人死亡外,美國有如埃及和約旦被迫只能向加沙空投物資是以方對美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羞辱,又諷刺地指美國應感謝以方「大方慷慨,未有擊落加沙上空的美國飛機」。

英國慈善機構巴勒斯坦人醫療援助組織(Medical Aid for Palestine,簡稱MAP)首席執行官梅蘭妮(Melanie Ward)亦指,美英和其他國家應確保以方立即開放所有邊關,讓援助物資和人員進入,而不是進行沒甚果效的空投行動,「只有讓援助物資和人員安全無阻地進入,解除封鎖,立即停火,才能結束加沙人捱餓的問題」。

以色列極右翼政客,國家安全部長本格維爾則表示,向加沙人提供人道援助,危及以色列士兵的安全,必須停止。

巴勒斯坦小說家古爾(Yusri al-Ghoul)表示,「麵粉屠殺」發生時自己就在附近,「我們每天都去那個離以色列坦克不遠的地方,因為我們在捱餓;我們找不到食物,甚至動物飼料都找不到,大約有兩個月了,我們的孩子也在捱餓。今早發生的事情……我和數以千計的巴勒斯坦人如常前往那裡尋找援助,但不幸的是,我們帶著烈士回來,帶著被以色列坦克和狙擊手殺害的無辜者回來……不幸的是,我們的鮮血不值分文」。

以國政府分裂加劇 巴人政府面臨改革

此前一直表示國家在戰爭時期需要團結,並反對提前選舉的以國政客利伯曼(Avigdor Liberman)在接受軍方電台訪問時表示,「(現屆)政府已經走到盡頭,它不但已無法領導我們,也沒有能力團結我們……它已失去存在權利」、「我曾給予(現屆)政府五個月之信任,但在過去十天之後,(現屆)政府已無權存在,我們必須舉行選舉」。

另一方面,戰時內閣部長班尼甘茲在未有知會內塔尼亞胡的情況下,將於週一訪問華盛頓,期間會見美國副總統賀錦麗,據報以色列駐美大使館被指令不要為甘茲的訪美行程提供協助。

而本格維爾在接受極端正統猶太教電台訪問時指,內塔尼亞胡應向加蘭特和班尼甘茲發出最後通牒,除非他們在加沙戰爭問題上支持政府立場,否則便辭退他們。此前加蘭特表示,只會同意班尼甘茲等中間派支持徵召極端正統猶太教徒入伍的法案。

另一邊廂,巴勒斯坦總理阿什提耶(Mohammad Shtayyeh)上週一向總統阿巴斯請辭並已被接納,他將領導臨時過渡政府直至新內閣成立。美國正嘗試令巴勒斯坦政府(Palestinian Authority)改革,以便對方在戰後接管加沙地帶。有分析指,新巴人政府將由技術官僚(technocrat)擔任,去除政黨色彩。

與此同時,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據報正將哈馬斯、伊斯蘭聖戰組織等納入旗下。據英國《衛報》報導,俄羅斯外長表示,包括哈馬斯和法塔赫在內的巴勒斯坦各派在莫斯科舉行會談後,在建立團結政府方面取得進展。

停火、自焚、齋戒月殖民區

有哈馬斯官員表示,只要以方接受條件「24至48小時內」就可能實現停火,而拜登則表示希望在穆斯林齋戒月(Ramadan)即3月10日前達成停火協議。

另一方面,班尼甘茲表示假若以方人質在齋戒月開始前仍未被釋放,再進攻拉法。以政府亦計劃在齋戒月期間對阿克薩清真寺朝聖者實施限制,被以色列國安局警告可能「導致重大騷亂」。

2月20日,美方在聯合國安理會第三次否決停火議案。其後於25日,一名現役美國空軍士兵在以色列駐華盛頓大使館外自焚身亡,期間高呼「解放巴勒斯坦」(free Palestine)並指自己「不會再做種族滅絕的共犯」。

另一方面,在以國表示準備在殖民區興建三千三百個新居所後,拜登政府宣布重新將西岸地帶殖民區定性為「非法」,推翻特朗普任內的決定。博雷利指擴建殖民區的計劃具「煽動性和危險」。

此外,胡塞叛軍早前擊中的英國貨船「魯比馬爾號」(Rubymar)近日沉沒,該船載有約二萬一千噸化肥,恐對紅海生態構成威脅。胡塞領導人在社交媒體上指英國首相辛偉誠及政府需對事件負責,因為對方支持加沙的「種族滅絕和封鎖」。

真主黨繼續與以軍在邊境交火。


參考資料:

1 Response

  1. 2024-03-18

    […] 「麵粉屠殺」事件發生後,美軍向加沙空投物資,但成果非常有限,更有空投物資的降傘因未能打開砸死加沙人。 […]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