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夜:仇恨消、戰爭止、仁愛生!

聖方濟堂聖景(Elton Lo)

作者:烏娜博士(Dr. Rula Khoury Mansour)

在這聖誕期間,我們內心承載著哀惜和盼望的重擔,與這片飽受戰爭蹂躪、充滿悲傷、憤怒及仇恨的土地上發出的吶喊同振共鳴。當我們悼念無辜喪生的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特別是兒童和婦女時——我們發現自己沉浸於有如聖經中基督誕生的場景:充滿黑暗、苦難、壓迫和殘暴的時代。

絕望和悲傷的回聲響徹雲霄,就像聖經記載:「在拉瑪聽見號咷大哭的聲音,是拉結哭她兒女;她不肯受安慰,因為他們都不在了。」(馬太福音二18)。然而,在絕望之中,救主基督的誕生卻提醒我們祂的極大應許——將來會越發光明。

耶穌以和平之君的身分進入這個被動蕩與分裂所撕裂的世界,他拆毀了我們中間隔絕的牆,救贖和拯救我們,又保證我們非孤身一人,因為以馬內利的意思就是「神與我們同在」(馬太福音一23)。

今年聖誕,當我們在悲哀中前行時,更要牢牢抓住兩份神聖之禮:主的同在和盼望。

那住在我們中間的耶穌,與受壓迫者、被邊緣化者、病人、孩子和被遺棄者同行。在死蔭的幽谷,祂的醫治和安慰給受苦的人民帶來盼望——是超越塵世失望之盼。在我們的痛苦和損失中,我們緊握著這一應許:當前的毀壞並不是故事的終結。上主正繼續書寫下一章,信靠祂的人相信祂的美意不僅只是與我們同在,更會伸張公義,糾正罪惡。

在這聖誕,當我們悲傷、面對恐懼、接納失去時,並非沒有盼望。盼望之禮領我們越過苦難,展望將來,相信上主即使在悲劇和不公中仍有絕對主權。儘管苦痛,我們仍然相信光明會在黑暗之處重生。耶穌透過我們去拆毀中間隔絕的牆,激勵我們以善勝惡,以愛勝恨,為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和平共處的美好將來鋪平道路。

每年聖誕,阿拉伯基督徒孩子都會唱《聖誕夜》(Laylat Al-Milad)。它蕩氣回腸的歌詞能成為我們虔誠懇求的和諧背樂。它就像先知的旋律,宣告著聖誕的變革之力:

聖誕夜,仇恨消
聖誕夜,大地長
聖誕夜,戰爭止
聖誕夜,仁愛生

當我們唱頌《聖誕夜》之時,願它提醒我們,聖誕其實也帶著催動我們行動的信息:

當我們為口渴之人提供一杯涼水時,我們就在過聖誕
當我們為赤身之人披上愛的外衣時,我們就在過聖誕
當我們為哭泣之人擦去眼中淚水時,我們就在過聖誕
當我們用愛去撫慰一顆無望之心時,我們就在過聖誕
當我誠心誠意地親吻朋友,我就在過聖誕
當復仇之心在我內心泯滅,我就在過聖誕
當剛硬之心在我內心消失,我就在過聖誕
當我的靈魂在天主內融化,我就在過聖誕
(拉伯基神父 Fr. Mansour Labaki)

這首詩歌反映著愛的變革之力,催促我們不僅要在自己內心深處,且要向渴望和平的戰亂之地伸出同情之手,施以仁愛之心。在黑暗面前,願我們的共同努力成為一盞明燈,指引我們走向更美好的將來。

本著聖誕精神,讓我們不忘身為普世社會一份子的責任。正如歌詞中談及在聖誕誕生的仁愛,願國際社會受到激勵,伸出援助之手、結束以加戰爭、促進持久和平。聖誕提醒我們,在仇恨中誕生的愛可以超越國界,治愈傷痛。

願我們不僅是於所在之地,且在普世舞台上都能成為盼望之燈塔、主愛之工具。當我們慶祝基督誕生之時,讓我們積極地活出聖誕的真正信息——充滿憐憫、謙卑、公義與和平的信息。

願我們謹記,「神與我們同在」的故事不僅只是基督拆毀了人與神之間的敵意之牆,祂也在邀請我們作為同工,拆毀在人與人之間的隔閡。

在聖誕期間,以及往後的日子,讓我們成為上主同在的器皿,無論到哪裡都能啟迪世人,尋求盼望與和平。為我們觸及的地方、環境和生命帶來安慰和醫治。

烏娜博士是拿撒勒和平研究中心(Nazareth Center for Peace Studies)的創辦人和主管,靈風學者,並在拿撒勒福音學院(Nazareth Evangelical College)擔任副教授。原文刊載在來看看吧(COME and SEE)網站之上,蒙充翻譯轉載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