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路德的反猶思想:真誠面對教會陰暗面才能成長

新教宗教改革「母堂」,德國威登堡城市教堂外牆上的「猶太母豬」浮雕(黃樂祈攝)

筆者:黃樂祈

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舊唐書‧魏徵列傳

馬丁路德(1483-1546)於 1521 年被正式逐出羅馬教會後,幸受選帝侯腓特烈三世(Frederick III, 1486-1525,新教傳統稱「智者腓特烈」)保護(主要基於政治理由),在瓦爾特堡(Wartburg)隱居了十個月。之後,路德因要處理自己認為過度激進的改教運動,而回到之前教書的威登堡(Lutherstadt Wittenberg)。從此,他生平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這個城市,並主要在當中的城市教堂(Stadtkirche St. Marien zu Wittenberg,也是歷史中第一次舉行新教崇拜的地方)證道和牧養群眾。時至今日,雖然德國的新教徒愈來愈少,這座教堂卻仍有固定的崇拜聚會。然而,值得留意的不只是教堂內的設計,在其外牆刻意存留的反猶主義(Anti-semitism)浮雕「猶太母豬」(Judensau)也不應被忽略。

有學者留意到,路德尤其在晚年因為愈發認為猶太人「靠行為稱義」、「錯解聖經」、「否認耶穌是彌賽亞」等,而對他們態度轉趨惡劣 [1],在著作中往往對之充斥低級的諷刺與暴力用語。其中《論猶太人及其謊言》(On the Jews and Their Lies, 1543)可能是最需要被後人檢視的著作之一,因為當中他提倡讀者要燒毀猶太人的會堂、強迫他們工作、嚴厲對待他們等,不難理解為何後來會被納粹用來宣傳反猶思想和種族滅絕 [2]。當然,路德並非中世紀歐洲反猶主義的始作俑者,他只是承繼了中世紀西方教會的一些想法(包括奧古斯丁認為猶太人有錯誤的宗教觀點)[3],但由於他對整個德意志歷史的影響實在太大(甚至曾幾何時是民族象徵人物之一),無怪乎當下城市教堂有展板強調德國人已明白有需要批判路德這方面的思想。

「反思歷史」(Vergangenheitsbewältigung)不是人性與生俱來的東西。今日的德國社會不介意把自己的教會歷史以至整個民族的黑暗面與他人分享,為甚麼她願意嘗試面對自己的真像?這種反思對香港信仰群體而言,同樣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君不見一些香港信徒甚至領袖對整體香港教會的歷史一曉不通,那怕只是自己所屬的地方教會一到 xx 年紀念的時候,總是報喜不報憂。

事實上,當我們每次翻開聖經,不也時常要面對選民歷史所犯的問題嗎?或者,一個歷史感匱乏的群體,其實真的很難有所成長。


[1] Christina Walker, “The Centrality of a Charge of Blasphemy to Martin Luther’s Later Judenschriften: An Exploration of Luther’s Anti-Semitic Writings,” in Crimson Historical Review, Vol. 1, No. 1 (Spring 2019), pp. 2-7.

[2] Christine Helmer著,蔡至哲譯,《路德神話:德國如何發明新教改革者?》(新北:鷹出版,2022)頁24。

[3] Robert Chazan, From Anti-Judaism to Anti-Semitism Ancient and Medieval Christian Constructions of Jewish Hist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2006), p. 203.


延伸閱讀:德反猶浮雕准續放教堂 – 20200206 – 國際 – 每日明報 – 明報新聞網 (mingpao.com)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