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帕默特(Ian Parmeter,澳洲國立大學中東研究學者)
美國總統特朗普及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聯合記者會上公布的廿點計劃,符合特朗普期望的宣傳效果。此一大膽嘗試,旨在化解所有若要為加沙帶來持久和平而需解決的難題。
這方案可行嗎?雙方皆已倦戰。縱觀歷史,不少戰爭就僅是因雙方疲憊不堪而結終。三分二的以色列人渴望終戰,而儘管在巴勒斯坦進行民調不易,但巴人同樣迫切期盼加沙的毀壞與苦難終止。
因此,儘管有其局限,這項計劃或正生得逢時。
然而,計劃的可行性與成功程度,仍有諸多懸而未決的問題。鑑於中東的暴力歷史,現階段確實難以樂觀。
以下列舉五大憂慮之處:
一、缺乏信任
雙方當前毫無信任,而且計劃中的多項條款過於模糊,極有可能導致雙方互相指責對方違背承諾。
雙方上次停火協議僅維持了2個月,便因內塔尼亞胡諉過哈馬斯未釋放更多人質而單方面退出,導致後續階段的談判無法進行。
二、計劃並不對等
協議側向以方多於哈馬斯。哈馬斯實際上是被要求同時交出所有剩下的以色列人質及全部武器,完全喪失自衛能力。
哈馬斯對以方——特別是內塔尼亞胡——缺乏信任,恐憂以方領袖會藉此機會再次發動攻擊,且無須顧及人質安危。
哈馬斯亦未曾獲邀參與協商有關條款,如今就面臨最後通牒:接受條件,否則以方將「完成任務」。
鑒於計劃並不對等,即便以方承諾特赦放低武器的哈馬斯戰士,該組織或會認為接受協議的風險高於潛在好處。
以方在計劃中被要求作出若干讓步——但是否現實?
舉例來說,協議預期未來的巴勒斯坦政府能「安全有效地重新控制加沙」,但內塔尼亞胡曾明確表示絕不接受。
同樣地,該計劃所勾勒的「巴勒斯坦自決與建國之可靠過程」,對內塔尼亞胡而言亦極難接受。他一直對此堅決反對,最近一次重申立場,就是於上週向聯合國大會發表的強硬演說。
三、缺乏關鍵細節
計劃的實行策略極其模糊,目前我們對將在以軍撤離加沙後接管當地的「國際穩定部隊」一無所知。
有哪些國家將會參與這項對有關人員明顯充滿危險的任務?內塔尼亞胡曾提及由阿拉伯部隊接管加沙,但迄今未有阿拉伯國家表示願意承擔此責。
計劃亦未有提及巴勒斯坦政府的改革時間表,更未闡明改革的具體內容。
可想而知,巴方有需要舉行新選舉推舉可靠領袖,取代現任總統阿巴斯。但選舉方式及加沙人能否參與,仍屬未知之數。
此外,負責監督重建加沙的民事機構細節極為模糊。目前僅知特朗普將自任「和平委員會」主席,前英國首相貝理雅亦將以某種形式參與。
該委員會若要發揮效力,必須獲得內塔尼亞胡政府與哈馬斯雙方的絕對信任。惟在中東地區,信任永遠稀缺。
四、未有提及西岸
西岸地帶明顯是衝突熱點,以色列殖民者與巴勒斯坦居民間的爭端與衝突每日上演,情勢更恐將惡化。
就在上月,以色列政府終於批准了爭議計劃,興建新殖民區將西岸地帶實質分割為二,令未來建立連貫的巴勒斯坦國變成不可。
任何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全面和解方案,都必須以西岸地帶為主。
五、以色列右翼內閣繼續成為障礙
這可能會是最終令談判破局之因:內塔尼亞胡內閣中的強硬右翼成員斯莫特里奇及本格維爾已表明,除非哈馬斯被徹底摧毀並消滅,否則絕不接受任何方案。
儘管計劃要求解除哈馬斯武裝並邊緣化其政治力量,但其意識形態將會保留,且有相當戰士仍會存留。
協議會否成功?
若哈馬斯接受特朗普的方案,我們很快就能獲得上述問題的答案。
但美國必須付出巨大努力,持續向以方施壓,確保其遵守協議。作為巴勒斯坦主要調解方的卡塔爾和埃及,也需持續向哈馬斯施壓,防止其違反協議條款。
內塔尼亞胡很可能已預判,若哈馬斯違約,他將有足夠退路脫身。本年3月,他便曾如此操作——單方面退出停火協議並重啟軍事行動。
上週在聯合國大會部分空座的會場中發表強硬演說時,內塔尼亞胡未有透露會放棄任何先前為結束戰爭設下的紅線。他更譴責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國家,誓言「以國絕不容許你們將恐怖主義之國強加於我」。
由此觀之,若非美國領導人施壓,內塔尼亞胡根本不會同意方案。與此同時,特朗普在與內塔尼亞胡的聯合記者會上表示,若哈馬斯未能履行協議或拒絕接受,以方將獲他全力支持完成對哈馬斯的清剿行動。
此一承諾,或許足以讓內塔尼亞胡說服斯莫特里奇及本格維爾支持方案——暫時來說。
The 5 big problems with Trump’s Gaza peace pl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