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基爾(Martin Kear,悉尼大學政府與國際關係系兼任講師)
當澳、法、英、加以及其它幾個西方國家上週於聯合國承認巴勒斯坦國時,其核心條件之一是要巴勒斯坦政府(Palestinian Authority,亦譯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全面改革。
然而,在歷經數十年的貪腐與失政指控後,這項任務絕不容易。
何謂巴勒斯坦政府?
巴勒斯坦政府是根據《奧斯陸協議》(Oslo Accords)框架成立。該協議由以色列國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談判達成,於1993年在歡呼聲中簽署。
西方政府曾將此協議視為透過兩國方案(two-state solution)實現中東和平的途徑。在該方案下,由西岸地帶、加沙走廊及東耶路撒冷組成的巴勒斯坦國,將與現存的以色列國並存。
根據協議,西岸及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將透過新成立的巴勒斯坦政府,逐步獲得政治自治。巴人政府會負責管理這些地區,並擁有徵稅權及舉行巴勒斯坦立法委員會(Palestinian Legislative Council)與總統選舉的權力。
然而關鍵在於,以方拒絕容許巴勒斯坦政府對東耶路撒冷的巴人履行行政責任。此項安排原定於5年過渡期後實施,屆時並將就耶路撒冷、以色列殖民區、邊界劃分、難民安置及安全機制等所謂「最終地位」(final status)議題展開談判。
自1994年成立以來,巴勒斯坦政府一直由最大政治派系法塔赫掌控。儘管法塔赫主席阿巴斯僅勝出了4年任期,卻自2005年起一直以總統身份領導巴人政府。2007年,哈馬斯贏得選舉並接管加沙後,法塔赫僅維持對西岸的控制權。
過去30年間,法塔赫已深度融入巴勒斯坦社會結構,部分中東專家認為,若然失去透過巴勒斯坦政府掌握的權力,該組織將難以延續。
然而,法塔赫與阿巴斯在巴勒斯坦人中極不受歡迎,被民眾指控存在系統性腐敗、任人唯親、侍從主義(clientism,為獲取政治支持而犧牲公眾利益的行為)及官僚失職等問題。
法塔赫的外交努力同樣不受歡迎,因其無力有效抵抗以方對西岸、加沙及東耶路撒冷(統稱被佔領土)的佔領——完全阻礙巴勒斯坦建國的機會。
這導致法塔赫與阿巴斯的合法性受到質疑。根據著名巴勒斯坦學者赫魯布(Khaled Hroub)的著作,許多巴勒斯坦人只會認同願意抵抗以色列佔領、推動建國事業的領袖。
舉例來說,近期在西岸與加沙地區進行的民調顯示,僅百分之六的受訪者表示會在巴勒斯坦選舉中票投阿巴斯,而支持目前正在以色列監獄服五次無期徒刑的馬雲巴爾古提(Marwan Barghouti)則達百分之四十一,另有一成半受訪者表示會投給任何屬哈馬斯的候選人。
阿巴斯不受歡迎的程度,致令有八成半受訪巴人想他辭職。法塔赫的處境同樣嚴峻,民調支持率僅百分之十八,遠低於哈馬斯的百分之廿九。
期望落差
此一危機主要源於兩大因素,二者皆凸顯西方政府在推動巴勒斯坦建國時面對的諸多棘手難題。
首先,巴勒斯坦人期望自己政府的角色,與以方及國際社會的期望存在根本矛盾。
對巴勒斯坦人而言,政府是肩負三大使命的傘狀機構:建立建國所需的制度能力、提供基本民生服務、持續抵抗以色列佔領。
對以色列人而言,巴勒斯坦政府理應管理活在己方佔領下的巴人,並提供安全保障遏止任何抵抗行動。
為此,法塔赫在政府成立時曾獲大量國際資金,用於建構安全機構維護被佔領區的法律秩序。此後,巴人政府與以方簽訂的協議,核心都在於確保雙方進行廣泛的「安全合作」。
以色列更要求法塔赫必須先鎮壓所有反抗佔領的行動,才願就巴勒斯坦建國問題進一步磋商。研究員塔爾提爾(Alaa Tartir)指出,當法塔赫於2007年首次嘗試改革安全機構時,巴勒斯坦人認為此舉並非旨在改善治安,而是將抵抗行動刑事化。
對國際社會而言,巴勒斯坦政府是名義上的巴人「政府」,而法塔赫則是中東和平進程中,推動兩國方案的首選談判夥伴。
這些相互矛盾的期望,嚴重削弱了巴人政府與法塔赫在巴勒斯坦人中的合法性。政府在抵抗以色列佔領的核心任務上普遍被視為無能為力。
為了在這種氛圍中維持權力,巴勒斯坦政府日漸走向威權統治,嚴厲鎮壓抗議活動。阿巴斯於2021年推遲選舉的決定,再進一步削弱其合法性。
財政壓力
自成立以來,巴勒斯坦政府在財政上一直依賴以方持續的佔領角色。
《奧斯陸協議》規定,以方負責代徵巴勒斯坦稅款,並每月將稅收轉交巴人政府。然而,以方長期被指任意挪用及扣留這些款項。
巴勒斯坦政府同時是國際援助流入巴勒斯坦的管道。不論是巴人政府或法塔赫,若然失去援助,都將難以維繫。這讓最大援助國美國對巴勒斯坦政治擁有巨大影響力,加劇巴勒斯坦政府與法塔赫組織受財政威脅的脆弱性。
舉例來說,在2018至2019年間,首屆特朗普政府切斷了對法塔赫安全機構及聯合國近東巴勒斯坦難民救濟和工程處(UNRWA)的資金援助。救濟工程處負責在被佔領土提供醫療、教育及改善基礎設施。
評論員指出,此舉旨在迫使法塔赫跟以方重啟談判,作為特朗普中東和平計劃的一環——儘管該計劃極不受巴勒斯坦人歡迎。
哈馬斯控制加沙後,法塔赫的合法性與財困進一步惡化。意料之外的選舉結果嚴重削弱法塔赫的公信力,令其更依賴以方及國際捐助者去維持政權。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能否自我改革?
法塔赫面對的困境在於:按照西方要求改革政府,意味必須推行良好管治、財政問責,並舉行自由、公平、公開的選舉。這將迫使法塔赫放棄其制度性權力,進而威脅其生存空間與政治認同。
此外,還有法塔赫領導層的問題。阿巴斯年近九旬,在缺乏明確繼任人的情況下,巴勒斯坦政府恐將陷入重大內部動盪,直至新領袖誕生或獲西方國家指定。
若然未能建立能擺脫法塔赫單方控制,以及受外部既得利益操控的改革政府,任何邁向建國的實質進展皆極不可能。
然而,在西方政府數十年外交僵局與默許縱容下,真正改革能否實現,本身已極具爭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