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爾與美國聯手推動
以哈停火互換囚犯人質

《半島電視台》製圖

以哈戰事進入第四十七日,以哈雙方據報已達成互換囚犯及人質協定,並將停火最少四天。

據《半島電視台》報導,10月7日哈馬斯突襲以色列國後,未幾卡塔爾政府隨即聯絡美國政府,提議成立顧問小組協助釋放人質。本次停火協議包括哈以雙方各釋放五十及一百五十名婦女及兒童;以方會停止軍車移動及容讓民眾沿撒拉丁道(Salah al-Din Road)——加沙最主要的南北幹道——由北往南移;更多人道及救援物資獲準進入加沙。此外若哈馬斯每釋放多十名人質,停火協議就會延長一日。然而內塔尼亞胡表明這並非代表戰事結束,以軍會在停火結束後繼續進攻。

目前約有二百四十名人質被挾持在加沙境內,而巴方則有七千人被囚在以色列監獄。其中五百五十九名巴人是因謀殺以色列人被判終身監禁,此外有約一百卅名於突襲後在以國境內被捕的恐怖分子。雖然被囚人士中有三分之一是哈馬斯成員,但七千人中只有約四百人來自加沙,其餘來自西岸地帶。大部分被囚者的罪名包括加入恐怖組織、投擲石塊或汽油彈,以及被「行政拘留」(administrative detention)——在未有指控的情況下被以方逮捕,未審先囚。

綜合外媒報導,卡塔爾約於十年前在美國政府協調下在本國設立哈馬斯的政治辦公室,讓美國有間接聯絡哈馬斯的方法。另一方面,卡塔爾亦是哈馬斯除伊朗外的另一大金主,但該國表示有關資金是用以援濟貧困家庭和支付當地公務員——包括醫生和教師——的工資,此外所有款項都是透過以色列國再轉付由哈馬斯管理的加沙政府部門,「與以色列國、聯合國和美國充分協調」。

根據聯合國資料,二〇〇七年哈馬斯開始控制加沙地帶,以國實施封鎖後,當地八成居民依賴國際援助生活。

哈馬斯突襲後,卡塔爾聯絡美國政府要求成立小團隊,與以國私下討論人質問題。拜登、卡塔爾君主塔米姆(Tamim bin Hamad Al Thani)及內塔尼亞胡在過程中均有參與。而美方主要是由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指派,由中東特使麥格克(Brett McGurk)及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蓋爾澤(Josh Geltzer)組成的小組負責,過程按卡塔爾和以國要求極度保密,並未告知其他相關部門。麥格克每天早上會與卡塔爾首相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Abdulrahman bin Jassim Al Thani)電聯,並向蘇利文彙報,而拜登亦有每天聽取簡報。

10月13日,拜登與被挾持或下落不明的美國人家屬進行會面。18日,拜登前往特拉維夫與內塔尼亞胡及戰時內閣舉行會談,其中人質問題討論的核心重點,另亦有談及人道援助。20日,在卡塔爾和埃及調停下,哈馬斯以人道理由釋放兩名以色列年長婦女,其中約赫維德(Yokheved Lifshitz)表示,雖然在綁架過程中受傷,但在被囚期間受到良好待遇。

23日,白宮團隊成功協助兩名美國人質獲釋,分別是十七歲的娜塔莉(Natalie Raanan)和其五十九歲的母親朱迪思(Judith Raanan)。她們在紅十字會協助下通過拉法邊關到達埃及,再由當地的以軍送抵以國與家人團聚。兩人獲釋令美國政府對卡塔爾的斡旋能力更有信心,中情局局長伯恩斯(Bill Burns)亦開始定期與以色列情報機關摩薩德(Mossad)首長巴爾內亞(David Barnea)通話。

24日,以軍準備發動地面戰時,美方收到消息指哈馬斯同意釋放婦女和兒童,但以方認為沒有證據證明人質仍然在生,拒絕暫停行動,而哈馬斯則聲稱在戰事暫停之前無法確定人質身分。其後,美以認為哈馬斯不可靠,以軍於是在三天後(27日)正式發動地面戰,但調整了入侵計劃,預留空間在達成協議的情況下暫停戰鬥。

30日,以軍表示第五名人質,女兵梅吉迪什(Ori Megidish)獲救,但哈馬斯表示她並非由卡薩姆旅(Qassam Brigades,哈馬斯的武裝分支)扣押,有可能是被加沙平民或個別人士捉拿。

其後三週,拜登參與了釋放人質的詳細會談。由於信息須從多哈或開羅傳到加沙,然後再傳回以國和美國,談判過程漫長,進展緩慢。期間拜登與卡塔爾首相進行了一次此前並未公開的電話會談,其時分階段釋放人質協議已具雛形。根據當時的草案,婦女和兒童人質將在第一階段獲釋,同時以方也將相應釋放巴勒斯坦囚犯。

11月9日,伯恩斯在多哈會見了卡塔爾領導人和摩薩德首長巴爾內亞,仔細研究協議內容,其時的主要障礙是哈馬斯未有明確提供人質名單。三日後,拜登與塔米姆再次電聯,要求瞭解將在首階段釋放的五十名人質之詳細資料,未幾哈馬斯就按美方要求提供有關信息。

14日,拜登致電內塔尼亞胡,敦促他接受協議,獲對方同意。同日,麥格克在以國會見內塔尼亞胡。其後,拜登在舊金山出席亞太峰會時,致電塔米姆並與他一同向以國及哈馬斯施壓,達成協議。18日,美、卡、以官員開始敲定協議最終定稿。19日,麥格克在開羅會見埃及情報局長卡邁勒(Abbas Kamel),確定第一階段釋放人質的數目及釋放更多人質的誘因。22日,以哈雙方同意暫時停火。

以國極右翼政黨「宗教錫安主義黨」(Religious Zionist Party)及「猶太力量黨」(Otzma Yehudit)已經表示,反對與哈馬斯達成交換人質協議。

另一方面,以軍再在社交媒體發佈希法醫院的地道片段,片段中可見地道通向裝有空調設備的房間和浴室。此外以軍又在新聞稿表示,在有關設施中發現了客廳、廚房和「藏身之處」,自稱能證明哈馬斯「有計劃地」從醫院內部行動。除哈馬斯否認有關說法外,醫護亦表示並未在醫療設施見到哈馬斯的蹤影。有評論指,希法醫院地下存在地道和房間,並未能作為該院設施用作哈馬斯行動總部的佐證。

此外,以色列前總理巴拉克(Ehud Barak)週一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訪問期間,表示己方「大概在四十年前」協助希法醫院修建地下設施,為「在這個空間非常有限的地方內之醫院的運作提供更多空間」。另一方面,據悉以色列網站Ynet亦詳細介紹了以方在希法醫院地下的建築物。但目前尚未清楚以軍展示的設施,是否與巴拉克和Ynet報導中提及的設施相同。

最新民調顯示,在介乎十八至卅四歲的美國人當中,有七成人不滿拜登對以軍入侵加沙的處理方式。在所有選民中,支持率亦只有三成,民主黨人中也僅得一半。

目前加沙死亡人數已超一萬四千。


參考資料: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