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利恆(白冷)活道大學(Dar al-Kalima University)藝術家安東尼亞(Johny Andonia)有份設計及製作的聖景,於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Paul VI Hall)內展出。
據梵蒂岡新聞網報導,於保祿六世大廳內展示的「2024伯利恆聖景」(Nativity of Bethlehem 2024)由來自伯利恆的安東尼亞及花端(Faten Nastas Mitwasi)設計。主體三米高,由圓形底座與各種展示基督降生場景的擺設組成,上方設有伯利恆之星。該聖景「融合了當地工匠歷世歷代的傳統與現代元素」,主體以鐵製作,而聖家雕像和其它擺設則以橄欖木雕刻而成,此外還有使用珍珠母、石材、陶瓷、玻璃、毛氈和布料,由藝術家與多家基督教機構合作製成。
活道大學創辦人拉赫(Mitri Raheb)指,聖景是由活道大學、巴勒斯坦駐教廷大使館,以及巴勒斯坦教會事務高級總統委員會聯手策劃。每一個雕像都是由卡諾(Peter Khano)用一整棵橄欖樹製成,星星則是由記念方濟會修士皮奇里羅(Michele Piccirillo)成立的皮奇里羅手工藝中心(Piccirillo Handicraft Center)用珍珠母製作,羊則是由「方舟」團體伯利恆分部(Ma’an lil-Hayat / L’Arche Bethlehem)的殘障兒童用羊毛製成。
由於聖景中的耶穌躺臥在巴勒斯坦頭巾(Palestinian keffiyeh,音譯結菲亞)之中,有關擺設受到親以人士抨擊。
教宗:呼籲和平、停止戰爭
梵蒂岡的主要聖景設在聖伯多祿廣場(Saint Peter’s Square),由意大利北部戈里齊亞省的格拉多贈送,而廿九米高的雲杉聖誕樹則來自意大利特倫托省的萊德羅。
教宗在揭幕儀式上指,展出的聖誕樹以尊重生態的原則下採伐,並強調所代表、更深層的靈性意義:聖誕樹的老枝和新枝交織一起,直插雲霄,代表教會是「將基督光芒傳遍世界的族群和身體——歷世歷代的信徒因著本源耶穌而團結」。
方濟各又指廣場聖景中以泥土和蘆葦等簡單材料造成的簡陋漁民小屋,提醒人們「天主降世為人,與我們全然、一同體會窮乏,他非以強權,而是透過人的謙卑,以恩典淨化和強化,在世上建立國度」,並表示平底船(batella)代表追隨耶穌是群體而非僅是個人之事,「在教會裡,每個人都有容身之所」。
他又紀念聖地及其它地方遭遇戰爭的弟兄姊妹,再次呼籲和平,並強烈譴責靠戰爭獲利的軍火商。
此外,方濟各早前在為2025禧年著寫的詔書《望德不叫人蒙羞》(Hope Never Disappoints)中,提到加沙的人道危機,表示必須調查所發生之事。他在書中提到,「有專家指,正在加沙發生之事具種族滅絕的特徵。有需要就此仔細調查,確定它是否符合法學家和國際機構制定的技術定義」、「在中東,約旦或黎巴嫩等國家敞開大門,繼續拯救百萬計逃離該區衝突的人:我首先想到的是,那些離開了加沙的人——他們的巴勒斯坦弟兄姊妹因糧食和援助難以進入所處之地而處身饑荒之中」。
巴勒斯坦頭巾簡史
根據維基百科,阿拉伯頭巾是部分中東地區男性佩戴的傳統頭飾,常見於乾旱之地,可防止曬傷及阻檔灰塵和沙粒。巴勒斯坦的款式以黑白為主,其上的橄欖葉象徵力量、韌性和毅力;魚網代表水手與地中海的聯繫;粗線象徵穿越巴勒斯坦的貿易路線,包括絲綢之路。
奧圖曼帝國時期以及1930年代之前,巴勒斯坦地區只有農民和貝都因人會穿戴頭巾,城市居民和受過教育的菁英則穿戴土耳其毯帽(fez、tarboosh)。1936-1939年阿拉伯起義中,指揮官為營造團結氛圍及讓起義者更易融入城市,命令所有阿拉伯人改穿頭巾,並迅速廣受接納,成為巴勒斯坦民族主義的象徵。60年代,隨著巴勒斯坦抵抗運動開始,以及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經常配戴,巴勒斯坦頭巾在國際社會上更為顯眼。
早期猶太移民到達英治巴勒斯坦地區時,因認為頭巾代表當地文化亦有採用。在中東及北非以外,巴勒斯坦頭巾最先在支持巴人者中流行,在以巴語境中亦被視為聲援巴勒斯坦人的標誌。
現時大多數巴勒斯坦頭巾均在中國製造,在巴勒斯坦僅剩希伯崙一家仍有製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