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會首批藥物運抵加沙
聖公會醫院化療中心啟用

阿赫利阿拉伯醫院的員工接收物資(世界信義宗聯會)

世界信義宗聯會(Lutheran World Federation)表示,自10月7日戰事爆發以來,首批聯會有分協助安排的藥物及醫療物資成功於8月10日送抵加沙市阿赫利阿拉伯醫院(Al-Ahli Arab Hospital)。

在耶路撒冷聖公會事奉的拜達牧師(Don Binder)表示,「我們繼續為這場毀滅性戰爭之結終祈禱,並求神繼續祝福和支持醫院的治療事工。這場戰爭已奪去超過四萬一千人的性命,造成無法想像的苦痛」。他又指,儘管醫院四周充滿轟炸之聲,員工們仍無畏無懼,用新近收到的物資開設了化療中心,服事當地的癌症病人。

拜達表示,該批物資按原定計劃,應於去年12月就送達當地。

醫院員工在收到藥物後,承諾將「繼續努力拯救數以千計傷病者的生命」,又為到信義宗聯會、東耶路撒冷奧古斯塔維多利亞醫院(Augusta Victoria Hospital),以及信義宗聯會約旦辦事處的的通力合作及不懈努力表示感謝,在充滿挑戰的情況下採購並成功將該批物資送抵加沙。

信義宗聯會的約旦代表艾美亞(Ameera Khamees)指,採購物資時必須考慮以色列當局的兩用(dual-use)物品清單,「許多物品被禁止運入加沙,只要有一件(兩用物品)都可能會導致整批貨(的批文)被取消」。聯合國曾經表示,試過有整批救援物資因其中的兒童用急救包內含有剪刀而被禁止進入加沙。

該批物資中的癌症藥物由約旦侯賽因國王癌症中心(Jordanian King Hussein Cancer Center)提供,而在約旦當地的運送過程則由約旦哈希姆慈善組織(Jordanian Hashemite Charitable Organization)協調安排。

由於信義宗聯會東耶路撒冷分部及奧古斯塔維多利亞醫院在安排物資運送至加沙時因邊關及交通遇上「極為困難」的問題,需要向聯會的約旦辦事處求助,並在澳洲信義會世界服務處(Australian Lutheran World Service)、米利暗基金會(The Mariam Foundation)、「直接援助」(Direct Relief)及約旦銀行支持下完成計劃。

阿赫利阿拉伯醫院於1882年奧圖曼時期由英國聖公會的教會傳道會(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成立。1954年美國南方浸信會的海外宣教部收購該院並更名為加沙浸信會醫院(Gaza Baptist Hospital)。其後於80年代初美南浸將它交回教會傳道會,而傳道會再將它轉交給聖公會耶路撒冷教區管理,並更名至阿赫利阿拉伯醫院。該院是加沙地帶唯一的基督教醫院,而不少當地人仍未「改口」,繼續稱之為浸信會醫院。世界信義宗聯會自2020年初開始與該院合作。

阿赫利阿拉伯醫院曾在去年10月被炸,造成數以百計的人死亡,哈以雙方互相指責是對方所為,而西方國家一般認為是加沙武裝分子的火箭造成。人權觀察於去年11月指,手上的證據顯示慘劇應是巴人火箭誤射引起,同時表示應作出全面調查。

本年7月8日,聖公會耶路撒冷教區指以軍下令該院關閉,並指醫院四周有大量無人機炮火。納鴻大主教(Hosam Naoum)在聲明中表示,「在戰爭及巨大苦痛之時,維持緊急醫療服務以治療傷者和垂死病人非常重要。我們呼籲以色列軍隊允許我們繼續這一神聖的醫療照護和治療事工。我們懇求以平民和所有弱勢人士為目標的行為止息,並要求各方同意立即停火」。

耶路撒冷聖公會的聲明獲美國聖公會首席主教孔茂功(Michael Curry)及英國聖公會大主教韋比(Justin Welby)關注及西方傳媒報導,而以軍則否認有關指控。醫院其後在11日表示已重開並有限度運作

根據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的最新公布,阿赫利阿拉伯醫院是加沙境內十六家目前仍能局部運作的醫院之一,但藥物、淨水和病床嚴重短缺,並因大規模傷亡事件而不堪負荷。


參考資料: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