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錫安主義與以巴問題

IMG_20141019_135440

作者:臨風
(原文刊於《恩福》雜誌2015年1月號,蒙允轉載)

加沙地帶2014年的以巴戰爭,終於在8月26日結束。50天下來,巴勒斯坦有2143人死亡,超過70%為平民。以色列國防軍有66位陣亡,另有5位平民死亡。這次戰爭在國際上引起很大的風暴,它的結束也讓人人慶幸。

止不住的動亂

可是,以色列從加沙地帶撤軍,令國內保守派極度不滿。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為了維護政治利益,罔顧國際反對,9月宣布,將在伯利恆附近圈地1000英畝,劃為新的猶太人定居點(Jewish Settlement,或譯「徙置區」、「殖民地」),趕逐現有的巴勒斯坦居民,為猶太移民興建2600間房屋。10月再宣布,將在耶路撒冷開闢定居點,興建1000間房屋,並修築公路,聯絡各猶太人定居點。這意味更多巴勒斯坦人的房屋將被拆除,土地將被沒收。這些措施又觸動巴勒斯坦人的神經,使得約旦河西岸的占領區再度爆發動亂。

「猶太定居點」的作法,在國際上一向被視為搶奪行為,亦為巴勒斯坦人所深惡痛絕,是以巴走向和平最大的障礙。美國政府雖然堅決支持以色列,但歷來都反對這作法。不過美國的福音派中卻有一股很大的勢力,無條件支持以色列政府的圈地政策。例如,1998年,當拉賓總理凍結約旦河西岸艾瑞爾(Ariel)地區定居點的經費時,美國數百間主張「基督教錫安主義」的教會卻捐款,支持當地猶太人繼續擴建。#1 又如,以色列強人總理沙龍(Ariel Sharon)2006年中風昏迷,美國視博恩機構(CBN)的領導人羅伯遜(Pat Robertson)宣稱:這是上帝的懲罰,因為他廢除了加沙地帶的猶太定居點。

什麼是「錫安主義」?

「錫安主義」(Zionism,「主義」或譯「運動」)又稱「猶太復國主義」,起源於19世紀末。倡導者赫茨爾(Theodor Herzl)為猶太裔記者,他成立了「世界錫安組織」,於1897年在瑞士巴塞爾召開第一次「錫安議會」。赫茨爾「錫安主義」的理念,是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世俗法治國家,以猶太人為主,而對各民族、宗教和性別皆平等待遇,保障人權和自由權。當時,猶太教領袖對這運動普遍持反對態度,認為它會影響巴勒斯坦當地猶太人的福祉。

之後,時為西方霸主的英國,其內閣於1917年發表《貝爾福宣言》,支持錫安主義者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人的「民族之家」,條件是:不傷害當地已有民族的權利。在美國,早期最重要的角色是猶太裔大法官布蘭戴斯(Louis D. Brandeis, 1916-1939在任),他成立一個秘密社團(Parushim),推動猶太人復國。

1948年以色列建國戰爭時期,猶太人多次屠殺巴勒斯坦居民,並驅逐70萬巴勒斯坦人離開家園。儘管如此,以色列並沒有拋棄自由、平等的理念,賦予境內剩下來的阿拉伯人公民身份。

1951年召開的第23屆「世界錫安議會」,修改早先的「巴塞爾計劃」,通過「耶路撒冷計劃」,作為錫安運動發展的綱領和意識形態。猶太教和希伯來文化的地位正式受到肯定。

「基督教錫安主義」的興起與普及

什麼是「基督教錫安主義」(Christian Zionism)?簡單說,就是支持猶太人復國理念的基督徒所倡導的思想。

早期一些教父(如游斯丁、愛任紐、亞歷山大的革利免)曾預言,猶太人將回歸聖地。後來天主教並不支持這看法。可是改教以後,不少新教徒認為,這是上帝的應許;如19世紀之前的歐文(John Owen)、馬瑟(Increase Mather)以及他的兒子(Cotton Mather)等著名的清教徒領袖。

對「基督教錫安主義」貢獻最大的,可說是普利茅斯弟兄會創辦人達秘(John Nelson Darby)。他1830年代開始建立「時代論」(Dispensationalism),其末世觀後來在基督教界影響至巨。#2 達秘相信,以色列在末日要復國,回到上帝所應許的聖地。耶路撒冷聖殿山將第三次建造聖殿,猶太人恢復獻祭。之後,教會與信徒將被提到空中與基督相遇,地上開始七年大災難。七年之末,將發生哈米吉多頓大戰,基督再度降到地上,剩餘的猶太人將完全歸順基督。基督在地作王一千年,之後最後審判來到;新天新地則從新耶路撒冷開始。

達秘的末世論被一些教派所推崇。#3 以色列1948年復國,似乎應驗了「時代論」的預言。1967年的「六日戰爭」之後,以色列占領了耶路撒冷和約旦河西岸,時代論者更肯定這是聖經預言的逐步實現。

1970年代,林賽(Hal Lindsey)寫了一系列有關末世論的暢銷書,又拍成電影,把時事與時代論的末世解讀連接起來。90年代中以後,黎曦庭(Tim LaHaye)的叢書《末日迷蹤》(Left Behind)更被拍成幾部影集。末世論的語境對西方普羅文化產生深刻的影響。

與政治接軌

「基督教錫安主義」在福音派裡勢力頗大,對美國的外交政策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里根和小布什任上都積極支持;幾屆眾議院議長(如Dick Armey, 1995-2003;Tom Delay, 2003-2005)也持同樣主張。#4

有組織的行動開始於1980年代。1980年9月,「耶路撒冷國際基督徒大使館」(ICEJ)成立,目的是在聖地宣揚「基督教錫安主義」的理念,並匯集全世界基督徒的支持。他們要求在巴勒斯坦居住千年以上的基督徒家庭離開,因為這塊土地屬於猶太人。ICEJ網站上稱,上帝立了兩個永約:亞伯拉罕之約和基督救贖之約。換言之,他們認為上帝心中有兩種選民,教會並沒有替代以色列人的地位。

美國的「宗教右派」領袖和電視名牧大多持「時代論」,並支持「基督教錫安主義」。#5 根據2004年的一項估計,「基督徒錫安運動」有八萬個基要派牧師參與,上千個基督教廣播電台相挺,上百個電視台推動,支持者超過一億。

以色列總理貝京(Menachem Begin, 1977-1983在任)與帶領「道德大眾」(Moral Majority)的法威爾牧師(Jerry Falwell)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為了感謝他對以色列的貢獻,以色列政府1979年送給他一架噴射客機。以色列1981年轟炸伊拉克核子廠以後,貝京在通知里根總統之前,先打電話給法威爾,要他向美國的基督徒解釋,為什麼這次轟炸是必要的。是年,法威爾宣告說:「反對以色列國就是反對上帝。」1985年3月,在邁阿密舉行的「拉比大會」上,法威爾牧師又誓言,要動員七千萬基督徒支持以色列國。

1998年內塔尼亞胡總理來美訪問,他不是先與克林頓總統會面,而是先與法威爾牧師,以及1000位基要派基督徒會面。群眾欣稱他為「以色列的里根」。法威爾當場保證,要請20萬牧師聯名,敦促克林頓不要壓逼色列恪守「奧斯陸協定」──這是以色列和巴解組織分別在1993年和1995年簽署的協定,讓巴勒斯坦人在西岸和加沙地帶得以自治。

「基督徒團結支持以色列」組織

支持以色列最有規模和影響力的,莫過於2006年成立的「基督徒團結支持以色列」(Christians United for Israel, CUFI)。創辦人哈吉牧師(John Hagee)是德州聖安東尼奧市(San Antonio)「房角石」(Cornerstone)超大型教會的主任牧師,猶太裔前參議員利伯曼(Joe Lieberman)稱他為「現代摩西」。

CUFI創辦時,由400多位代表各宗派的新教領袖組成。2012年3月,會員人數已達100萬;2014年7月在華府召開年度高峰會議時,會員人數超過160萬!它在美國120個校園裡有分支,氣勢如日中天。

CUFI認為,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的全面統治,是「基督再臨」前的必要步驟。因此它反對巴勒斯坦立國,支持以色列在西岸開闢定居點。哈吉2008年說:「企圖分裂以色列占領地的人,將會遭受上帝的審判。」CUFI經常批評美國政府所推動的以巴和平會談,認為政府對以色列支持度不夠。為保護以色列,CUFI主張對伊朗動武。

CUFI的核心節目,是系列的「表揚以色列晚會」,以及在華府舉行的年度峰會。出版物《火炬》提供會員敦促各級政府的行動計劃。每年峰會演講陣容堅強,有參議員、議長、中情局長等,可見他們在政治上呼風喚雨之能。#6

內塔尼亞胡總理稱CUFI是「以色列國防安全重要的一環」。他經常參加CUFI的年度峰會和「表揚以色列晚會」活動,有時親自出席演說,有時透過衛星連接現場。看來CUFI的聲勢,甚至超過美國「猶太游說團」中最強大的「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AIPAC)。著名的保守專欄作家高他莫(Charles Kauthammer)說:「我不知道這世界有任何組織對以色列比CUFI更重要。」

以色列的巴勒斯坦政策

以色列人口雖只有八百萬(六百多萬為猶太人),但卻是世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它的高科技工業世界一流,武器輸出為全球第五位。以色列每年的軍事預算超過四鄰的總和,也是中東唯一擁有核子武器的國家。雖然伊朗不時叫囂,但今天已經沒有阿拉伯國家要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只要同意讓巴勒斯坦人立國,並善待巴勒斯坦人,以色列很可能換來長久的和平。

國際上普遍認為,以色列今天不再有生存危機,「猶太大屠殺」的歷史不會重演。很多猶太人也認同這看法,例如以色列前情報局長達根(Meir Dagan),及大多數年青一代的猶太裔美國人。

1967年以後,戰勝的以色列開始管轄數百萬阿拉伯裔人民。今天在約旦河西岸大約有230萬阿拉伯裔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地區大約160萬。他們不是以色列公民。根據以色列政府的調查,這些人遭到各種歧視,公共設施不足,學校經費缺乏。例如,每個阿拉伯人的用水量只達猶太人的五分之一。占領區阿拉伯人的生命財產,在法律上毫無保障。

因為土地被以色列定居點和聯絡公路切割得支離破碎(或者被封鎖),巴勒斯坦人衣食住行都非常不便,每天經過以色列的檢查關口都大排長龍。有時孕婦因為卡在檢查站無法通過,嬰兒竟就地生產,甚或死亡。這種事時有所聞。

以希伯崙為例,市中心原來住有16萬巴勒斯坦人,後來開發一個容納800名猶太新移民的定居點。為了保護猶太人,以色列政府大量設立警衛站、檢查站,封鎖道路。結果,1800個阿拉伯人的店鋪被迫關門,數千人被趕出家園,市中心被征用,經濟凋敝。

定居點以及其保護措施不但奪取了巴勒斯坦人的土地和農地,拆除了他們的房屋,根據以色列的人權組織(B’Tselem)報導,當地居民遭新移民攻擊的事也經常發生。當然,巴勒斯坦人攻擊猶太人的事也時有所聞,只是兩者受到法律保護的差距有天淵之別,以致一份以色列報紙(Ha’aretz)評論說:「法律不是法律,唯有新移民才至高無上。」由於很多媒體的新聞都遭過濾,外地所能聽到的暴力事件,其因果、是非與真相很難判定。

猶、阿間的差異,讓以色列境內的阿拉伯公民心生不平。除了拉賓當政的那幾年力圖改善以外,阿拉伯人深深感受到種族歧視與仇視。在以色列國境之內,猶太人大多數並不平等對待阿拉伯公民。縱使真正欺負人的佔少數,但不平等、不自由的氛圍瀰漫。

2009年以色列國會選舉中,斬獲最多的是利伯曼(Avigador Lieberman,現任外交部長),他的支持者竟高喊:「消滅阿拉伯人!」,令人毛骨悚然。以色列國會議員開始有人發話:容讓阿拉伯人和猶太人共存是不合適的。有人開始醞釀「廢除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之一」。「人口遷移」的呼聲也出現──要把阿拉伯公民趕出以色列。2010年一次民調發現,53%以色列猶太人贊成驅逐阿拉伯公民!

當地的阿拉伯基督徒,雖然祖先在這聖地居住了將近兩千年,近年卻紛紛離開。他們說,並非因為受到穆斯林的迫害,乃是逃避占領者的肆虐。而以色列拒絕與巴勒斯坦人談判,他們看不到希望。

這就是「基督教錫安運動」所無條件支持的以色列的現狀。當然,一般遊客不見得看得到,更感受不到巴勒斯坦人的悲哀。

美籍猶太裔的新趨勢

《野獸農莊》與《一九八四》的作者奧維爾(George Orwell)說過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誰能控制過去就能控制現在,誰能控制現在就能控制過去。」許多人生活在有權力之人所建構的過去和現實裡而不自知。我們所閱讀到的新聞或是歷史,往往是有心人刻意編織、裁剪的。這個事實應用到以色列相關問題上非常貼切。因此,想知道真相不是很容易。

在「六日戰爭」之前,美籍猶太人領袖相當支持黑人的民權運動,認為以色列建國的自由理念,與黑人爭取民權有很多相似之處。然而這種趨勢在1967年以後開始轉變。猶太人的「受害心態」開始高漲,代替了「猶太教」的教理,猶太游說團開始特別注意伸張「猶太權力」,而不是猶太教的道德價值,權力訴求代替了道德訴求。

任何運動或機制,在沒有約束的權利訴求之下,權力的濫用幾乎是必然的結果。權力不僅是為求生存,更是用來毀滅。他們把猶太人在歷史上所承受的災害,不加思考地投射在今天以色列國的現實環境裡。

猶太游說團在美國的力量是人所共知的,無論是在國會或是地方政府,他們憑著雄厚的資金,讓需要政治獻金的政客們趨之若鶩。這些游說團(如AIPAC)背後有猶太富豪的支助;這批富豪大半已年逾60,他們成長於1967年前後猶太權力高漲的氛圍裡,危機意識高,帶著受害心態,活在「猶太大屠殺」的陰影之下。他們只看重權力和利益,對以色列政府無條件支持,不將道德原則放在考慮之內。他們是以色列強硬政策死忠的擁護者,他們的金錢也大大影響了美國的政壇。

可是美國猶太人年青的一代卻不同,他們生長在自由社會裡,所看到的是強勢的以色列,對「大屠殺」並沒有類似的情結。他們對以色列政府的做法大不以為然,認為父兄的受害心態不合現實,是「部落思維」,缺乏原則。以色列政府愈趨強硬,與美國年青一代的猶太人距離就愈遠。

檢視對美籍猶太人的民意調查,1983年,83%對以色列政府的措施感到不安。1989年,超過一半不同意以色列政府對巴勒斯坦人的強硬政策。90年代末,幾乎三分之二支持巴勒斯坦立國;大多數反對以色列繼續開闢新定居點。2005年,四分之三支持美國政府向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施壓,完成「兩國論」的和平談判。

基督徒的轉變

美國基督教,特別是福音派,本來一面倒向以色列政府。CUFI號稱有五千萬到一億位福音派信徒支持。可是最近情勢開始轉變。根據2010年在洛桑會議上所作的一次調查,參加會議的基督徒中,主張支持以色列的佔少數(34%,美國基督徒當中則只有30%);對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持同等同情度的,為49%。

同年,《今日基督教》雜誌一篇文章《被告席上的基督教錫安主義》,介紹了兩部紀錄片:《等待哈米吉多頓》和《上帝站在我們一邊》,兩部影片分別挑戰「上帝要藉著今天的以色列完成祂的末日計劃」的理念。

第一部影片從「基督教錫安運動」內部敘事,透過訪問,展現出福音派與以色列政府間強有力的聯盟;製片者不是基督徒,有時會說些外行話,不過卻生動捕捉到當事人的感受。第二部影片站在巴勒斯坦人的角度敘事,從歷史情境、神學角度和親身遭遇,來突顯現狀。導演非常努力呈現一般巴勒斯坦人(包括基督徒)的生活,如何受到以色列政策的影響。這兩部紀錄片對「基督教錫安運動」支持以色列政府的做法,提出了有力的質疑。

2010年底又有一部基督徒製作的影片《小伯利恆》問世,講述伯利恆三位人士──一位基督徒、一位穆斯林、一位猶太人──堅持以非暴力爭取平等。在一個被懼怕、仇恨和分裂所癱瘓的土地上,他們化敵為友,共同奮鬥,爭取人權。

2013年,巴勒斯坦的基督徒也製作了一部影片,《石頭的呼叫》,敘述自1948年以來的60多年,他們所受到的待遇。現身說法的感染力更是非常強烈。

巴勒斯坦的福音派基督徒也組織起來了。2010年他們以「伯利恆聖經學院」為基地,成立了《耶穌在檢查站》(CATC)的組織。2014年3月第三次大會,有700人參加。他們的宗旨是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反對暴力,推動「使人和睦」的使命。大會提出:「在這場爭執中上帝站在哪裡?基督怎樣看待檢查站的雙方?教會要把希望帶給巴勒斯坦和基督徒。我們所關心的是和解,以及上帝的和平。」

這樣的呼聲顯然不符合以色列政府的意願。《今日基督教》2014年3月報導,這個組織遭受到以色列外交部嚴厲的批評,認為CATC假宗教之名表達政治訴求。

2014年春天,CUFI的執行長布洛格(David Brog)在《中東季刊》上發表了一篇文章:《福音派終止支持以色列了嗎?》。文中提到美國「千禧世代」對以色列的態度開始轉向。福音派幾個主要校園(如Wheaton College、Oral Roberts University、明州的Bethel University)都不再一面倒,而開始同情巴勒斯坦人的遭遇。他認為這是個「地震性的轉變」,值得憂慮。

一批批福音派的領袖親身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訪問,了解各種不同族群的故事。原來堅決支持以色列政府的人,開始同情巴勒斯坦人的權利訴求。#7 這批人開始傳達不同的信息,不但影響個人,更影響了不少基督教機構的立場。#8 布洛格警告說,不能容讓這種「道德上的相對思想」(不把以色列政府的利益絕對化)泛濫,以致中和或稀釋對以色列的支持。

前瞻

任何一個國家、政黨都會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在國際事務上能堅持公平、正義、合理等原則的政府,寥寥無幾。內塔尼亞胡是以色列保守派利庫德集團(Likud)的黨魁,他的黨與美國福音派基督徒結盟,並非因認同福音派,乃是因為對黨有利。有時候借用些宗教語境,也不過是為政治利益而拉近距離罷了。利庫德反對不按照他們的曲子起舞的福音派,道理相同。

對於以巴問題,有一種選擇是以政治掛帥,即徹底擁護以色列政府,或相反──凡是對巴勒斯坦有利的都支持。持這態度的人,或許是過分天真,不知道自己被政治利用;也可能是有意利用宗教做幌子,要從運動中取得政治或社會資本,達到私人目的。但這種選擇完全有違信仰原則。

另一種選擇,是按照神學直覺(指「時代論」的「末世論」)來指導行動和立場。作出這種選擇只有兩種可能:其一,將神學立場絕對化,成為偶像,以致阻礙了分辨是非曲直的能力。(筆者要問,神學直覺難道會鼓勵人忽略公義,助長掠奪嗎?)其二,將政治絕對化,成為膜拜的對象,而神學只是個藉口。這兩種可能或許才是問題的關鍵。

姑不論「時代論」是否為對聖經「末世論」唯一的解讀方式(筆者傾向於不認同),近60多年來中東事態的發展,也不見得能與「時代論」的藍圖和時間表一一對照吧?況且,上帝的奧秘有很多不是人能夠測透的,基督再來就是其中之一。(要求在這點上謙卑,不算過分吧?)

以賽亞書說:「禍哉!那些稱惡為善、稱善為惡,以暗為光、以光為暗,以苦為甜、以甜為苦的人!」(5:20)先知的意思是,我們對是非對錯、真理虛假,要慎思明辨,不要因著任何特殊利益(集團)而扭曲,因為上帝只能站在真理、公義、恩典、憐憫的一邊。

如果手段失去公義,無論用什麼神學為名,不管當事者認為自己的信仰多麼正統,都與上帝的屬性相反的。假基督教之名,要上帝替自己的政治立場背書,正是藐視上帝,不尊重祂的主權,不認識祂的屬性;這是何等大的錯誤。(筆者為CUFI的負責諸君害怕。而如果有人假基督之名,唯獨考慮巴勒斯坦人的利益,我也為他們同樣害怕。)

一般來說,年青人沒有政治利益的包袱,沒有傳統神學派系的牽掛,他們的直覺因此更客觀、公平、合理。他們關心中東和平,並對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的福祉同樣關懷,這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他們或許更能直接體會耶穌基督的心腸,更接近真理和真理的詮釋者:上帝。他們的心聲和神學直覺,很可能強過他們的父兄輩。這個趨勢不容忽視。

作者現已退休,投身文字事奉

註:

  1. 見《基督教箴言報》1998年4月25日。
  2. 倪柝聲的「小群」就是結合達秘的弟兄會和奧秘派兩者的產物,對華人教會影響至巨。
  3. 達拉斯神學院為其中的代表。John Walvoord 1957年的《被提問題》,以及J. Dwight Pentecost 1958年的《聖經末世學研究》,是其中最著者。
  4. 他們多出身德州,而那裡猶太人口不到1%,顯然不是主導考量的力量。Dick Armey 2002年甚至公開表示,巴勒斯坦是猶太人的家園,美國應當幫助以色列清除約旦河西所有的阿拉伯人。
  5. 例如:Moral Majority的Jerry Falwell、CBN的Pat Roberson、TBN的眾領袖、作家Tim Lahaye、Christian League的Ralph Reed、葛培理佈道團的Frank Graham(葛培理牧師長子)、Focuson Family創辦人James Dobson等,都是其中代表。
  6. 例如,參議員John S. McCain、前參議員Richard J. Santorum、前眾議院議長Newton L. Gingrich、前參議員Joe Lieberman、參議員Lindsey Graham、參議員Ted Cruz、前中情局長R. J. Woolsey Jr、《旗幟周刊(The Weekly Standard)》總編William Kristol等,都曾受邀發表演說。
  7. 著名人物如,芝加哥柳溪教會主任牧師Bill Hybels的夫人Lynne,Charisma雜誌負責人Steven Strang(他是CUFI的地方負責人)的兒子Cameron Strang。
  8. Cameron Strang的《相關》(Relevant)雜誌與網站即是一例,他號稱每月可以接觸到230萬「千禧世代」基督徒。

主要參考資料

  1. 「時代論」與以色列復國的聖經解讀坊間甚多,因不是本文重心,故此略過。
  2. Peter Beinart, The Crisis of Zionism.
  3. Nicholas D. Kristof, “The Two Israels,” New York Times, 2008-6-22.
  4. David Brog, “The End of Evangelical Support for Israel?” Middle East Quarterly, Spring 2014.
  5. Stephen Sizer, “Christian Zionism: The New Heresy That Sways America,” Information Clearing House, 2004-8-24.
  6. Pat Robertson, “Why Evangelicals Support Israel,” his personal website.
  7. Wiki’s “Christian Zionism” and “Zionism” web pages.
  8. Christian United for Israel website.
  9. Tim Avery, “Christian Zionism in the Dock,” Christianity Today, 2010-8-3.
  10. Timothy C. Morgan, “Evangelicals Defend ‘Christ at the Checkpoint’ from Israeli Critics,” Christianity Today, 2014-3-12.
  11. Rev. Alex Awad,《聖經與基督教錫安主義》,時代論壇,2012-6-17.
  12. Alison Weir, “Findings from the New Book ‘Against Our Better Judgment’,” National Summit to Reassess the U.S.–Israel “Special Relationship”, Washington D.C., 2014-3-7.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ly75-R5TN8.
  13. Christ at the Checkpoint website.
  14. Waiting for Armaggedon (documentary film), First Run Features, 2010.
  15. With God on Our Side (documentary film), Rooftop Productions, 2010.
  16. Little Town of Bethlehem (documentary film), EGM Films, 2010.
  17. The Stones Cry Out (documentary film), a film by Yosmine Perni, 2013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