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拉太書三章26-29節說:「所以,你們因信基督耶穌,都是神的兒子。你們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並不分猶太人、希臘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你們既屬乎基督,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是照著應許承受產業的了。」從中發現上帝的約不僅是對猶太人的應許,也是對所有凡信祂的人……
往《基督教論壇報》閱讀全文
繼續閱讀 “巴勒斯坦牧師看基督教錫安主義 認為上帝的約是對所有信祂的人"……加拉太書三章26-29節說:「所以,你們因信基督耶穌,都是神的兒子。你們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並不分猶太人、希臘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你們既屬乎基督,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是照著應許承受產業的了。」從中發現上帝的約不僅是對猶太人的應許,也是對所有凡信祂的人……
往《基督教論壇報》閱讀全文
繼續閱讀 “巴勒斯坦牧師看基督教錫安主義 認為上帝的約是對所有信祂的人"筆者:老旭暉
「我是否應在心底裡仍然承認現今的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選民,並因此而擁有聖地的主權?」
早些時候,一位女士在一個有關「聖地」的講座中向講員發出了以上的問題 [#1]。誠然,這是很多即使對以巴問題、阿以衝突具有較公允看法的基督徒,心底裡面仍然會有的疑問和掙扎。
信徒心裡有這個想法,或許是因為讀到舊約中多處提及以色列人是上帝的子民/選民,而現今大部分的猶太人因在血緣上與他們有所關連,就順理成章地得此結論。又或是因為聽過讀過時代論(Dispensationalism)或受時代論影響的教導、查經書、講道、小說或注譯聖經等而有此觀念。
筆者認為,基督教的神學是應以「始於基督,終於基督,並以耶穌基督為中心」的方向及態度去理解和解釋聖經。亦因如此,在看待舊約記載的時候,基督徒需要以新約聖經的內容去「以經解經」。
繼續閱讀 “神的選民"筆者:雷競業博士(中國神學研究院副教授)
我們今天面對著一個紛亂的世界,按良心說話的人會被國家踐踏,社會上爭議不斷,自然會讓人渴望一個更美的家鄉。新約告訴我們,那更美的家鄉名叫「耶路撒冷」。[1]
在舊約中,耶路撒冷是以色列人的首都,是聖殿所在地,是神與人相遇的地方,也是神的榮耀的居所。另一方面,耶城也是猶太人自以為義的憑據,他們認為神既安居於耶城,他們的國家必不至滅亡。以西結強調神要懲罰這驕傲固執的城市(以西結書4-5章),耶和華的榮耀要離開聖殿和聖城;但是,有一天耶和華會呼召祂的聖民回到聖城(以西結書8-11章)。在其他的先知書中,我們看到同樣的指控、審判和應許。
筆者:亞歷斯‧阿瓦德(Alex Awad)
自大衛王把國都由希伯崙遷往耶路撒冷,她就成為了古以色列國屬靈和政治生活的標誌。耶路撒冷的命運亦一直和古猶太國的命運緊扣著。舊約裡有強調耶路撒冷對作為古猶太國的屬靈核心的重要性:
「羅波安王自強,在耶路撒冷作王。他登基的時候年四十一歲,在耶路撒冷,就是耶和華從以色列眾支派中所選擇立他名的城……」(代下十二13上)
「使人在錫安傳揚耶和華的名,在耶路撒冷傳揚讚美他的話。」(詩一○二21)
「你們要為耶路撒冷求平安!耶路撒冷啊,愛你的人必然興旺!願你城中平安! 願你宮內興旺!因我弟兄和同伴的緣故,我要說:願平安在你中間!因耶和華──我們神殿的緣故,我要為你求福!」(詩一二二6-9)
筆者:高銘謙博士(建道神學院聖經系助理教授)
「婦人說:先生,我看出你是先知。我們的祖宗在這山上禮拜,你們倒說,應當禮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耶穌說:婦人,你當信我。時候將到,你們拜父,也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你們所拜的,你們不知道;我們所拜的,我們知道,因為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神是個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約四19~24)
耶穌在井旁與撒瑪利亞婦人傾談,他們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對話,就是討論敬拜地方的問題。
校園雜誌雙月刊
2013年9、10月號:在自己的國土上流亡
一群人建立了國家,而另一群失去了土地。
信仰的核心,不是:哪一塊地?而是:那一位彌賽亞耶穌。
「以色列」何所指?——誰是真以色列人 吳鯤生編寫
在基督教錫安主義陰影下的巴勒斯坦基督徒 阿瓦德著╱懋蜜譯
加利利的和平使者——巴勒斯坦人夏庫爾 喀夫曼著╱曹明星譯